首页
资讯中心
媒体聚焦
【传统文化】二十四节气之大雪
1067 阅读
发布日期:2023-12-07 16:27:38
《大雪十一月节》
唐 元稹
积阴成大雪,看处乱霏霏。
玉管鸣寒夜,披书晓绛帷。
黄钟随气改,鴳鸟不鸣时。
何限苍生类,依依惜暮晖。
壹
大雪由来
大雪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,冬季的第三个节气,交节时间为每年公历12月6-8日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:“大雪,十一月节。大者,盛也,至此而雪盛矣。”到了这个时段,雪往往下得大、范围也广,故名大雪。大雪节气是一个气候概念,表示降大雪的起始时间和雪量程度,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最低温度都降到了0℃或以下。往往在强冷空气前沿冷暖空气交锋的地区,会降大雪,甚至暴雪。
贰
气候特征
大雪时节,除华南和云南南部无冬区外,我国辽阔的大地已披上冬日盛装,东北、西北地区平均气温已达—10℃以下,黄河流域和华北地区气温也稳定在0℃以下,此时,黄河流域一带已渐有积雪,而在更北的地方,则已是“千里冰封,万里雪飘”的北国风光了。但在南方,特别是广州及珠三角一带,却依然草木葱茏,干燥的感觉还是很明显,与北方的气候相差很大。
叁
大雪三候
我国古代将“大雪”分为三候:“一候鹖鴠(音:hé dàn)不鸣;二候虎始交;三候荔挺出。”
一候鹖鴠不鸣:
此时因天气寒冷,寒号鸟也不再鸣叫。
二候虎始交:
大雪节气,是阴气最盛时期。“仲冬之月虎始交”。按古人说法,虎是阴物,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。虎仲冬十一月交配,到来年农历七月生,怀孕八个月。
三候荔挺出:
荔挺为兰草的一种,也感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。
肆
民间习俗
01
观赏雾凇
据统计,一般每年11月开始到次年2月,西北、东北以及长江流域大部,先后会有雾凇出现,湿度大的山区比较多见。雾凇是低温时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,或过冷雾滴直接冻结,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。我国冬季雾凇日数多的地方有:黑龙江、吉林、新疆北部、陕西北部。其中,以吉林的雾凇最为有名,连续几天的雾凇,形成的冰雪世界,让爱好旅游和摄影的人惊喜不已。
02
吃红薯粥
鲁北民间有“碌碡顶了门,光喝红黏粥”的说法,意思是天冷不再串门,只在家喝暖乎乎的红薯粥度日。红薯含有大米、面粉缺乏的赖氨酸,赖氨酸可促进人体上皮细胞的成熟,一直抗癌因子与细胞中蛋白质的结合,可提高人体抵抗力,秋冬吃红薯还有防燥的功效,但不能多吃。
03
大雪进补
大雪是“进补”的好时节,素有“冬天进补,开春打虎”的说法。冬令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,促进新陈代谢,使畏寒的现象得到改善。冬令进补还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,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,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,俗话说“三九补一冬,来年无病痛”。
上一篇 >
秋收冬藏,为什么要喝普洱熟茶?
下一篇 >
明日小寒:酷寒将至,年味渐浓
微信公众号
微信扫一扫体验
古道
客服
返回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