节气由来

     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,冬季的第5个节气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解释:“十二月节,月初寒尚小,故云,月半则大矣。”小寒是冷气积久而寒,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。小寒时节,太阳直射点还在南半球,北半球的热量还处于散失的状态,白天吸收的热量还是少于夜晚释放的热量,因此北半球的气温还在持续降低。民谚:“小寒时处二三九,天寒地冻冷到抖”,这说明了小寒节气的寒冷程度。根据中国长期以来的气象记录,在北方地区小寒节气比大寒节气更冷,在北方有“小寒胜大寒”一说;但对于南方部分地区,全年最低气温仍然会出现在大寒节气内。


小寒物候


 中国古代将“小寒”分为三候:

     1. 一候雁北乡 

     “乡”同“向(xiàng)”,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,此时阳气已动,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。

     2. 二候鹊始巢 

     此时北方到处可见到喜鹊,它们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。

     3. 三候雉始鸲

     雉是一种鸟,“鸲(qú)”为鸣叫的意思,雉在接近“四九”时会感到阳气的生长而鸣叫。

   


图片




小寒习俗


探梅


       蜡梅因为在腊月里开花,被人们误写为“腊梅”。小寒时节,蜡梅花开始绽放,小巧而不起眼,却散发着浓郁的幽香,深为人们所喜爱。



冰戏


       我国北方各省,入冬后天气比较寒冷。有时候河面结冰厚实,冰上行走皆用爬犁。爬犁或由马拉,或由狗牵,或由乘坐的人手持木杆如撑船般划动,推动前行。冰面特厚的地区,大多设有冰床,供行人玩耍,也有穿冰鞋在冰面竞走的,古代称为冰戏。




腊祭





       “小寒”是腊月的节气,由于古人会在十二月份举行合祀众神的腊祭,因此把腊祭所在的十二月叫腊月。腊的本义是“接”,取新旧交接之意。腊祭为我国古代祭祀习俗之一,远在先秦时期就已形成。汉应劫《风俗通。义》云:“腊者,猎也,言田猎取兽以祀其祖先也。或曰腊者,接也,新故交接,故大祭以报功也。”

       “腊祭”含意取其有三,一是表示不忘记自己及其家族的本源,表达对祖先的崇敬与怀念。二是祭百神,感谢他们一年来为农业所作出的贡献。三是人们终岁劳苦,此时农事已息,借此游乐一番。自周代以后,“腊祭”之俗历代沿习,从天子、诸侯到平民百姓,人人都不例外。


吃腊八粥



       小寒节气中另有一项重要的民俗就是吃“腊八粥”。古籍记载,腊八粥用黄米、白米、江米、小米、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,外用染红桃仁、杏仁、瓜子、花生等作点染,这些食品均为甘温之品,有调脾胃、补中益气、补气养血、驱寒强身、生津止渴的功能。


吃黄芽菜



       天津地区旧时有小寒吃黄芽菜的习俗。黄芽菜是天津特产,用白菜芽制作而成。冬至后将白菜割去茎叶,只留菜心,离地二寸左右,以粪肥覆盖,勿透气,半月后取食,脆嫩无比,弥补冬日蔬菜的匮乏。而现代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,四季都有,不再像过去那样为冬日蔬菜的稀缺而担忧。


小寒诗文



微  雨


宋·陆游


晡后气殊浊,黄昏月尚明。


忽吹微雨过,便觉小寒生。


树杪雀初定,草根虫已鸣。


呼童取半臂,吾欲傍阶行。 




小寒食舟中作


(唐)杜甫


佳辰强饭食犹寒,隐几萧条带鹖冠。


春水船如天上坐,老年花似雾中看。


娟娟戏蝶过闲幔,片片轻鸥下急湍。


云白山青万馀里,愁看直北是长安。




小 寒


唐·元稹


小寒连大吕,欢鹊垒新巢。


拾食寻河曲,衔紫绕树梢。


霜鹰近北首,雊雉隐丛茅。


莫怪严凝切,春冬正月交。



小寒虽寒,望春则暖。

愿你始终保持对生活的热爱。

拥抱冬日的暖阳。

汲取力量,不断前行。

微信公众号

微信扫一扫体验

古道
客服
返回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