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,一种天地灵气的化身,经由人来完美它存在的故事。华夏民族千年茶经正在当下广为流传,一盏茶传播的却是一种生活,一杯水流经的却是境界。茶与自然为伍,融入自然。茶圣陆羽的《茶经》十章(一之源;二之具;三之造;四之器;五之煮;六之饮;七之事;八之出;九之略;十之图),从技的方面,形象生动地描述了人、茶、天、地之间的关系。



        一者,茶为世间灵物,天生韵高性洁,不与俗物并论,其优异秉性自然成为格物之首选。“茶者,南方之嘉木也”,“擅瓯闽之秀气,钟山川之灵禀”,其长于山野自然之间,受天地雨露滋润,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“百草之首,万木之花”,异于凡花众草。


        因此,时空不同,所载之道也即不同了,譬如中国茶道吸收了儒、佛、道三家的思想精华,佛教强调“禅茶一味”以茶助禅,以茶礼佛,道家强调“天人和一”;日本茶道的基本精神是“和、敬、清、寂”,要求人们通过饮茶进行自我思想反省,彼此思想沟通,于清寂之中去掉自己内心的尘垢和彼此的芥蒂,以达到和敬的目的;朝鲜茶道则提倡“中正”的茶礼精神,要求人们处事不偏不倚,不枉不正,都充分体现了“喝茶不是茶”的特点。


唐代诗人韦应物曾作《喜园中茶生》,以清幽静美的笔法,论说茶之美茶之品性:
 
 
洁性不可污,为饮涤尘烦。

此物信灵味,本自出山原。

聊因理郡馀,率尔植荒园。

喜随众草长,得与幽人言。

        苏轼在《寄周安儒茶》中也写道,“大哉天宇内,植物知几族?灵品独标奇,迥超凡草木”,宋代学士苏东坡曾说过“茶笋尽禅味,松杉真法音”,可谓一语中的,茶即是禅,禅亦为茶,佛教之修炼境界也可为喝茶之境界:“喝茶是茶,喝茶不是茶,喝茶还是茶”.
        在其作奇文《叶嘉传》就属此中典型,他在文章中直接将茶拟人为“叶嘉”,赞其“风味德馨,为世所贵”。茶性纯洁自然,不受世俗纷扰,因此通过格茶,对茶性的接近、感知,明晰茶之理,可以更直接快速的体认、觉察本然之天理。


        若是好友闲暇时坐在一起品茗,闲谈着身边大小事情,或好或坏,都在这一盏茶间,可谓“万丈红尘三杯酒,千秋大业一壶茶”。所谓“能所双泯,物我两忘”,回归自然,如是而已。
        最后,茶还能让我们从澄明的境界安全地回到现实生活中来,澄明不是不食人间烟火。茶有千百味,浓缩了人生所有的酸甜苦辣。
 

微信公众号

微信扫一扫体验

古道
客服
返回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