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至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2个节气,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,俗称“冬节”、“长至节”、“亚岁”等。
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,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,测定出了冬至,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,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。
中医认为,冬至应以“养藏”为原则。古籍有载:“夏养三伏,冬补三九,冬夏共治,阴阳调衡。所以冬至在一年之中是最宜温养脾肾的时节,养生之道也蕴藏在其中。那么冬至养生我们怎么做呢?
冬至养生的核心
在冬至这一时节,特别需要注重防寒保暖,在饮食调养方面,医生建议尤其要注意“三多三少”,即多吃富含蛋白质、维生素、纤维素的食物,少吃糖类、脂肪、盐分含量高的食物。冬至时节的饮食还宜多样化,谷物、水果、蔬菜要合理搭配,适当地选用高钙食品。
01 食补有讲究
在冬至时节,人体阳气内敛,消化功能相对较弱,因此饮食应选择温热、清淡的食物,避免过于油腻和辛辣。建议食用具有温补作用的食物,如萝卜、桂圆、山药和栗子等,以助于补充阳气。
萝卜——白萝卜有“赛人参”的美誉,中医认为它能下气,消食,除疾润肺、解毒生津,利尿通便。冬季干燥,容易上火,高血压患者也适合吃萝卜降压。
桂圆——性温和,味道甜美,具有补气养血、温阳养心的功效,能迅速补充能量,促进血液循环,改善气血循环,缓解寒冷感,有助于安神和促进睡眠。
山药——健脾益胃山药是药食同源的食材,健脾益胃,并且钾含量非常高适合高钾低钠的膳食人群食用。
02 艾灸调养
艾灸在冬至时节养生中的应用及其对特定穴位效果的研究表明,艾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,通过点燃艾叶来刺激人体的特定穴位,从而实现调理身体、增强免疫力和预防疾病的目的。特别是在冬至这一关键节气,艾灸显得尤为重要,因为它有助于温阳补气、驱散寒邪、扶助正气,进而提升身体的抗寒能力以及适应气候变化的适应性。推荐的艾灸穴位包括神阙穴、关元穴、足三里穴等。
冬至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,是新生,是大吉,是需要有仪式感的。冬至来临,一家人围坐一起,共度佳节。炉火旁,暖意融融,茶香四溢,一杯热茶,温暖了身心。笑声中,我们品味着家的温馨,享受着团聚的时光,这个冬至,因茶而更加温馨。
品名: 鸿运(普洱熟茶)
原料年份:2008年
古道论茶:【鸿运】古茶见证了古道问茶的发展史,意义深长,“古道悠悠藏无数山川神韵,问茶遥遥留多少岁月沉香”。此茶选自云雾缭绕、温暖湿润、山高林密的普洱茶区的乔木老树茶菁为原料,采用传统工艺适度发酵高温蒸压而成,经过15年的干仓自然陈化,汤色红浓明亮,陈香纯高而不失原茶香。滋味甘、甜、厚、滑、醇,回甘醇和持久,口感变化丰富。彰显传统普洱熟茶之魅力。
茶香在冬至的空气中弥漫,一杯热茶,是冬日的温暖,是心灵的慰藉。普洱熟茶的醇厚,如同岁月的沉淀,它在舌尖上缓缓释放,告诉我们,即使是寒冷的冬至,也有温暖的存在,也有升阳的希望。我们在茶香中沉思,体会着生活的甘苦,感悟着生命的轮回。
蒋勋老师曾说,美是一种回来做自己 的过程。冬至,便是这样一个时刻,它让我们放慢脚步,回归内心的宁静,去感受那细微的升阳之力。在这个冬日里,我们仿佛能够听见大地深处的呼吸,感受到生命在沉默中积蓄的力量。
来春生发,是万物对生命的承诺。当冬至的寒意逐渐退去,当第一缕春光穿透云层,万物将迎来新一轮的生长。那时,枯木将发新芽,大地将披上绿装,我们的心也将随着自然的节奏,焕发出勃勃生机。
愿这个冬至,我们都能在升阳之际,以茶为媒,以心为镜,感受升阳的力量,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力量。愿我们在来春的生发中,绽放出最美的自己。在这个冬至,让我们与美同行,与心对话,静候春暖花开。冬至快乐!
暂无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