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3月5~7日,太阳位于黄经345°时为惊蛰节气,万物以荣,到了“阳和启蛰,品物皆春”的时节。惊蛰,古称“启蛰”,汉朝时期编撰的礼制著作《大戴礼记·夏小正》中就记载:“正月启蛰,言发蛰也。”后因为避汉景帝刘启的名讳,被改为“惊蛰”。到了唐朝,本打算将“惊蛰”改回“启蛰”,此时民间早已习惯了“惊蛰”的说法,便不再作更改,延续到今天。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说:“二月节……万物出乎震,震为雷,故曰惊蛰。是蛰虫惊而出走矣。”惊蛰时节正是大好的“九九”艳阳天,天气回暖,春雷始鸣,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,万物开始复苏,唤醒了春天的梦,迎来了繁花似锦。
一候桃始华
惊蛰之日,闹春之始,“红入桃花嫩,青归柳叶新”,早春的桃花,开始盛放了。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。
二候仓庚鸣
仓庚即黄鹂鸟。这个时节,黄鹂感受到使万物复苏的阳春之气,开始鸣啼。这番热闹的鸣啼,可视作春暖花开之庆也。
三候鹰化为鸠
“鸠”指的是布谷鸟。古语有云:“仲春之时,林木茂盛,口啄尚柔,不能捕鸟,瞪目忍饥,如痴而化,故名曰鸤鸠。”说的就是仲春之时,天空不见飞翔的雄鹰,只看到鸣叫的布谷鸟,在古人的观念里,就好像是鹰变成了布谷鸟一样。
桃花
若要在百花之中选一种最能代表春天的花,相信桃花会获得不少票数。“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。之子于归,宜其室家。”中国古人的爱情代言,不是玫瑰,而是桃花。这渊源,可追溯至《诗经》。桃花的美,契合了妙龄女子不期而遇的浪漫,又呼应着心事隐秘的羞涩与缤纷。以桃花的气质与秉赋,实在没有理由不代言人间的缘分与爱情。“去年今日此门中,人面桃花相映红。人面不知何处去,桃花依旧笑春风。”崔护的这首绝句,并无妍辞丽句,只任那人面与桃花的意象在时间里反复叠映。就在这叠映中,有情到深处的执念,亦有物是人非的沧桑。
李花
李花,即李子树的花,一簇簇娇嫩洁白的小花缀满枝头,繁茂似雪。正如杨万里诗中所写“春暖何缘雪压山,香来初认李花繁。”在古代,李花和桃花常常一起出现,清代李渔在《闲情偶寄》中将它们誉为“领袖群芳者”,这是因为红色和白色是最为常见的花色,桃花的颜色“红之极纯”,李花的颜色“白之至洁”。 阳春三月,雪白李花竞相绽放,漫山遍野银装素裹,一片清新怡人景象。
吃梨
惊蛰时节气候比较干燥,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、外感咳嗽,所以人们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。吃梨可助益脾气,令五脏和平。
吃春笋
吃春笋的秘诀在于一个“鲜”字。南宋词人林洪吃春笋会选一处繁茂的竹林,用飘落的竹叶生火,坐在林边煨煮鲜笋。由于味道太过鲜美,还特意为它起名“傍林鲜”。春笋不只适合清煮,与肉搭配更别有一番鲜味。苏轼喜爱竹子,他曾写诗打趣:“宁可食无肉,不可居无竹。无肉使人瘦,无竹使人俗。”有趣的是,自从他吃过“笋煮肉”后,态度就转变为“若使不瘦又不俗,餐餐笋煮肉。”
蒙鼓皮
《周礼·考工记·韗人》上说:“凡冒鼓,必以启蛰之日。”惊蛰这天,古人认为天庭有雷神敲天鼓,人间要把握这个时机来蒙鼓皮。
避百虫
惊蛰时,百虫惊而出走,影响人们生活,因此“除虫”成为这个时间段的民俗活动。所以人们在惊蛰这天,手持清香、艾草,熏家中四壁,用香味驱赶蛇、虫、蚁、鼠和霉味,预防疾病发生。鲁东南一带的人们,还会以炊棍敲锅台,谓之“震虫”;河南南阳农家,此日则要在门窗、炕沿处插香薰虫,并剪制鸡形图案悬于房中以避百虫。
顺肝气 强脾胃
人体的新陈代谢与肝脏有很大关系。中医认为,春季人体肝气旺,是肝脏机能活动的旺盛时节,宜做好春季养肝。
宜清淡甘甜,忌生冷酸辣
春季养肝要从两个方面入手。首先要重视精神调养,应戒暴怒,更忌情怀忧郁,要做到心胸开阔,乐观向上,保持恬静、愉悦的心态,以顺应肝的调达之性;其次是饮食上,可以吃些辛温的食品,适当增加甜味食物的摄入。古代养生名著《摄生消息论》指出:“当春之时,食味宜减醋酸益甘,以养脾气。”意思是说,春季系肝旺之时,肝气旺,则会影响到脾,多吃点甜食,能加强脾的功能。同时,生冷黏杂之物应当少食,以免伤害脾胃。
宜食:春笋、菠菜、芹菜、鸡、蛋、梨、胡萝卜、菜花、白菜、玫瑰花茶等。
忌食:羊肉、参、茸、辣椒、胡椒等。
唐代诗人韦应物的《观田家》虽是一首田园诗,却有着比田园更开阔的视野。饥劬,又饿又累;仓廪,粮仓。诗从惊蛰着笔,通过对农民辛劳而不得温饱的描述,揭示了当时赋税徭役的繁重和社会制度的不合理。没有“几日闲”的农民们,自惊蛰之日起,就要起早摸黑地忙碌农活,凡有一点儿劳动能力的“丁壮”,俱在野田。但是,他们却家无隔夜粮,每天又累又饿,劳役没完没了。韦应物历任滁州、江州、苏州刺史,作为封建官吏,能够这样怜农并自责,实属难得。这首《观田家》用于惊蛰节气,的确不啻一声春雷。
“惊蛰”的“惊”,是惊醒,也是惊心,它像一记来自天地的提醒和鞭策:草木已动蛰虫已醒,农人亦已开耕,当我们迎接第一声春雷带来的勃勃生机时,也该启动出发,拥抱这个季节。正如元代诗人吴存在《水龙吟·寿族父瑞堂是日惊蛰》一词中之言:“今朝蛰户初开,一声雷唤苍龙起……爱青青门外,万丝杨柳,都捻作,长生缕。”此时,我们不妨早睡早起,锻炼身体,勤奋劳作,亲近自然,调整好心态和心情,去迎接鲜活明媚的春光,去珍惜不忍辜负的春日。
本篇图文摘编自《中华二十四节气诗书》、古诗文网、知乎网、天气网、包图网、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、Pexels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