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新朋友]扫描标题下[古道问茶]加关注
[老朋友]点击右上角转发或分享本内容


今日小寒,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,也是冬季的第五个节气。

太阳到达黄经285度时,节气即是“小寒”。
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说:“小寒,十二月节。月初寒尚小,故云。月半则大矣。”

民间有句谚语:“小寒大寒,冷成冰团。”


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,从字面上理解,大寒冷于小寒,但在气象记录中,小寒却比大寒冷,可以说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最冷的节气,常有“冷在三九”的说法,而这“三九天”又恰在小寒节气内。

之所以叫小寒而不叫大寒,是因为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。

小寒的意思是天气已经很冷,我国大部分地区小寒和大寒期间一般都是最冷的时期,小寒一过,就进入“出门冰上走”的三九天了。

 
小寒三候
 
一候雁北乡,二候鹊始巢,三候雉始鸲。

这三个简短的物语,为我们讲述了一场冬与鸟的美丽邂逅。

秋天飞往南方过冬的候雁开始感知到阳气的召唤,准备启程飞回北方;而身处北方的留鸟喜鹊和雉鸡,也正是在此时开始了各自的活动。


喜鹊忙着筑巢,雉鸡忙着鸣叫求偶。这样热闹的场景,也为深冬的平静增添了几分活泼之气。

伴随着鸟儿们的欢愉,人们赏雪,探梅,溜冰的日子,似乎也更多了些许的趣味。

小寒时节,虽日色常有昏沉,但气氛却不算严肃。寒气正深处,方见暖意浓。


小寒养生

小寒因处隆冬,土气旺,肾气弱,因此,饮食方面宜减甘增苦,
补心助肺,调理肾脏。

俗话说“三九补一冬,来年无病痛”,但小寒时切记不可大补。

中医认为寒为阴邪,最寒冷的节气也是阴邪最盛的时期,从饮食养生的角度讲,要特别注意在日常饮食中多食用一些温热食物以补益身体。

 
1.糯米饭

广东人在小寒这天要吃糯米饭。这主要是小寒正处隆冬,要食用一些温热性食物以抵御严寒,而糯米性温,有补中益气、滋养脾胃的功效,对脾胃虚寒有较好的补益效果,冬季适量食用糯米可以起到御寒保暖效果。

糯米饭各地的做法也不一样,有咸有甜,广东人做糯米饭必定少不了腊肠、腊肉,这两样东西是整锅糯米饭的灵魂。

 
2.腊八粥

一般来说,小寒跟腊八节很接近,所以,很多地方在小寒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。

腊八粥的食材很多,主要有糯米、大米、黑米、红豆、花生、小米、板栗、葡萄干、桂圆、莲子、红糖、坚果碎等,南、北方所用食材和口感不尽相同。

在小寒这样寒冷的节气吃一碗食材丰富的热粥,既能提振食欲,还能暖胃驱寒,起到驱寒消寒的效果。


3.鸡汤

小寒节气在三九时节,民间有“逢九一只鸡,来年好身体”的说法。

中医认为,鸡肉性温,含有大量维生素和优质蛋白,脂肪含量低,而且很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。

鸡肉的营养价值高于红肉,医学研究证实,吃鸡肉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。冬季吃鸡肉不仅能为身体提供丰富的营养,还能有效抵御寒冷,又不会滋生内火,是冬季滋补佳品。

鸡肉的做法很多,但炖煮吃肉喝汤是最滋补的吃法。


4.菜饭

到了小寒,南京人通常要吃菜饭,但内容并不相同。

古时贫寒人家是用油盐和青菜煮米饭,而条件好的则用香肠、咸肉、板鸭丁和糯米,再剁一点生姜碎一起煮。

菜饭中糯米温中补气、健脾暖胃,生姜则有温中散寒、发汗解表的作用,二者一起食用可以增强机体御寒抗邪的能力。


5.黄芽菜
 

小寒吃黄芽菜是旧时天津特有的习俗。黄芽菜是用白菜芽做的。

将白菜收割后去掉茎叶,只保留菜心,再用粪肥覆盖,过半个月取出来吃,非常鲜脆。

旧时物质贫乏,人们用黄芽菜来弥补冬季时令蔬菜匮乏。


小寒时节,读张岱的《湖心亭看雪》,局局子想,他大约就是在大雪纷飞的天气里,在西湖上的一叶小舟中写下的。

 
“崇祯五年十二月,余住西湖。大雪三日,湖中人鸟声俱绝,是日更定矣,余拿一小舟,拥毳衣炉火,独往湖心亭看雪。雾凇沆砀,天与云、与山、与水,上下一白。湖上影子,惟长堤一痕,湖心亭一点,与余舟一芥,舟中人两三粒而已。”

张岱逸笔草草,散淡优雅,用笔惜墨如金,极简极淡,寥寥数笔勾勒出一幅水墨丹青。

此时,山川大地一派洁净。千山鸟飞绝,万径人踪灭。张岱坐在小舟里,随手画几笔淡墨,风呼啸着吹过。


《湖心亭看雪》最喜欢这一句:“舟中人三两粒而已。”

清水淡墨,有意境之美。落雪之夜,品茗、读书、听雪、夜话,古代文人生活的情趣和闲逸都在他的笔墨里。

天地有大美而不言。人与天地万物的相知相惜,仿佛在一场雪里。

《浣溪沙》
宋•亶
燕外青楼已禁烟。小寒犹自薄胜绵。画桥红日下秋千。
惟有樽前芳意在,应须沈醉倒花前。绿窗还是五更天。
 

微信公众号

微信扫一扫体验

古道
客服
返回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