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 抬 头
龙抬头是每年农历二月初二,又被称为"春耕节"、"农事节"、"春龙节",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。
老百姓认为龙是祥瑞之物,又主管云雨,与农事生产息息相关,而农历“二月二”是龙欲升天的日子,于是便有了“二月二,龙抬头”之说。
龙抬头的由来
传说“龙抬头”起源于三皇之首的伏羲氏时期。伏羲氏“重农桑,务耕田”,每年二月二这天,“皇娘送饭,御驾亲耕”,自理一亩三分地。后来黄帝、唐尧、虞舜、夏禹纷纷效法先王。到周武王,不仅沿袭了这一传统作法,而且还当作一项重要的国策来实行。于二月初二,举行重大仪式,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,这便是龙头节的历史传说。
民俗专家表示,二月二是我国民间很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,民间有“祭龙神”、“剃龙头”、“吃龙食”等趣味习俗。一起来看看吧~
祭 龙 神
在龙抬头这一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“祭龙神”,在过去人们都要取龙神庙或水畔焚香上供祭祀龙神,祈求龙神兴云化雨,保佑一年五谷丰登。
东北部分地区在二月二早晨,以长竿击打房梁,谓之“敲龙头”,把龙唤醒,祈求风调雨顺,佑一方平安。
剃 龙 头
俗话说“二月二剃龙头,一年都有精神头”,民间大多有正月不理发的习俗,所以到了龙抬头这天也成为理发的好日子。这一天理发,叫“剃龙头”或“剃喜头”。
借龙抬头这一吉时,保佑孩子健康成长,长大后出人头地;大人理发,辞旧迎新,希望带来好运。
吃 龙 食
为了讨吉利、求喜气,在龙抬头这天各地普遍将吃食都加上“龙”的头衔,例如吃水饺叫吃“龙耳”,吃春饼叫吃“龙鳞”,吃面条叫吃“龙须”,吃米饭叫吃“龙子”,吃油糕叫吃“龙胆”,吃馄饨叫吃“龙眼”等。
二月二龙抬头,紫气东来好兆头,是时候敬自己一杯好茶,毕竟一年之计在于春,而一年的鸿运则在于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!
明日迎来惊蛰
惊 蜇
本周六(3月5日),我们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3个节气——惊蛰。惊蛰,古称“启蛰”,惊蛰时节,春雷始鸣,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虫子。在此之前,动物入冬藏伏土中,不饮不食,称为“蛰”。到了“惊蛰节”,天上的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,称为“惊”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:“二月节……万物出乎震,震为雷,故曰惊蛰,是蛰虫惊而出走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