讨论“茶”有多种视角,中国茶人熟悉的是陆羽的《茶经》。这是一种分门别类讨论茶叶源流、造具、器物、煮饮、事略的思路。它把“茶”作为一种物,从物中条分缕析地辨别出品位。而根据《茶在中国》的作者贝剑铭(James A. Benn)的观点,这彰显了中国文人的特殊话语权。

为什么几千年过去,茶成了我们的国饮。即使找遍所有在中国发源的饮料,好像也只有茶最能代表中国人的性格。仔细想想,会发现很多原因。
 

东方人的性格是内敛的,讲究中庸之道,讲究“和”,与人相处以德服人。
而茶在早期入药的时候,就是一种药性很温和的植物,后来转为食用和今天的饮用。它对人身体的作用也不像酒、咖啡那样强烈,而是慢慢的滋养,一点点表现出那些让人愉悦、心神振奋的感受。
对内心的影响也是如此。
 

所以茶能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,也就不足为奇了。
茶“是日常的商品,又非凡品可比,饮之欲仙,这两个方面持续而变幻的张力,贯穿了整个茶史”。这一观察虽然是常识,但对物质文化来说,却有着极为深刻的意义:它超越了器具意义上的物,而使物具有了人的色彩。传统意义的茶史研究尚未及此,它们更多的是将茶视为对象,从中凝练出人的雅趣;人们并不适应物与人形成纠缠的基本理路——哪怕这一思路在当代文化研究中已是常态。这种批判性的眼光,是茶史的创新。
 
 
基于茶,历史上我们做了很多研究和思考,在确认它对身体特别好之后,开始以茶为主题,创作了无数的作品(茶本身、茶具、诗歌、冲泡技巧......)。
茶可以是柴米油盐酱醋茶,也可以是琴棋书画诗酒茶,这样接地气又有内涵的生活方式,谁不爱呢?
“茶”看作养生、审美、宗教符号和世俗的符号,它不但与禅宗同时兴起,甚至还是中国城市化的一种表征。而在解构历史的同时,它也建构了一种新的认识茶的观念与体系。
 

在“新的文化空间:寺院饮茶”一节中,作者虽然没有展开,但它显然发现了一个新的社会文化结构。在这里,寺院与茶的关系是如此切近,不但山寺周围多有好茶,且寺院与茶皆“适合静思”,而更重要的是,茶之美学可以直接象征出“远离宦海沉浮的理想化寺院生活”,这对中国传统文人来说,是多么重要。

饮茶的习惯始于佛教僧侣,后来传播到文人,再传至更广泛的人群,这是事实,也是文化的传统。

 
喝茶是一件和吃饭一样重要的事情。
至于怎么喝,怎么体现自己年龄和生活想法地喝,有很多人在做研究和尝试,我们消费者也有越来越多的选择。
喝茶并不难,相反喝茶是对自己最容易、最好的投资。
 
 
泡茶是有规律可找的,只要摸清了适宜的放茶量、水温、浸泡时间,剩下的就靠多泡多尝试就好。
在中国文化叙事中,“茶”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张力结构:一方面,以陆羽《茶经》的记载为依据,人们公认茶诞生于远古的神农时代;而另一方面,陆羽又显然不可能不知道,茶的流行对他来说不过是晚近之事,茶和“茶”字都发明于唐代。一方面,茶作为一种日常生活饮品,需要与酒、药汤,乃至咖啡等展开激烈的竞争;另一方面,茶所代表的隐逸文化又是如此的空灵,以至于人们并不屑将茶的经济属性摆置在台面上。
 

每个产地也会赋予茶个性的地域特色,欣赏茶变得越来越多元化,茶的历史、工艺、文化作品等原来看不到的美,也随着对茶越来越深入的了解,越喝越清晰。

茶的世界包罗万象,茶的故事也非常精彩。
作为中华文化的符号之一,它就像一个带我们看世界的眼睛,即使足不出户,喝茶也是一场旅行。
 

微信公众号

微信扫一扫体验

古道
客服
返回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