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夏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5月05日

“忽惊夏向明朝立,便恐春从此地更。”《中国天文年历》显示,5月5日,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“立夏”,这一天在天文学上是告别春天、迎来夏日的转折点,标志着春季已经结束,夏季正式开始。此时节,绿荫遍野,风暖昼长,横塘新荷,花丛蝶忙。

 
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称:
立夏,四月节。
立字解见春。
夏,假也,
物至此时皆假大也。

“假”是“大”的意思,
是指春天发芽生长的植物
到此时已经长大了。


历史学者、天津社科院研究员罗澍伟介绍说,“立夏”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,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。每年的5月6日前后,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,即为“立夏”。

《历书》:“斗指东南,维为立夏,万物至此皆长大,故名立夏也。”

同夏至一样,立夏在二十四节气中,不仅是反映季节的节气,还带有进入夏季的节气含义。地球绕太阳公转到达运行轨道45°时,太阳直射点从北纬16°19'到20°16',日照时间明显加长,气温明显升高,草木生长愈加葱郁,繁盛。

 

立夏表示告别春天,是夏天的开始。春生、夏长、秋收、冬藏,时至立夏,万物繁茂。由于我国幅员辽阔、南北跨度大,各地自然节律不一。

立夏时节,我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是真正的“绿树浓阴夏日长,楼台倒影入池塘”的夏季;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。若按我国现代气候学(候平均气温)的划分标准,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℃以上为夏季开始。

 

立夏,万物的“成物礼”。

立夏的特点,是万物都在生长,任性地、随意地生长。人有成人礼,立夏便是万物的“成物礼”。


“晴日暖风生麦气,绿荫幽草胜花时。”这时,春播作物渐渐长大,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,冬小麦扬花灌浆,油菜接近成熟,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。所以,我国古来很重视“立夏”节气。

 
图片1|永锡视觉 ©

立夏,作为夏季的开始,也称“春尽日”。

由春到夏,便是繁华落尽,芳草丛生。“细数落花因坐久,缓寻芳草得归迟”,古人在暮春初夏的宜人时节,可以有如此的闲情。“抱琴看云去,枕石待鹤归”,可以慢生活,可以悠闲地与自然风物对视和对话,这是现代人既羡慕,又无法回归的生活状态。
 
        Beginning   of   Summer        
 
古代将立夏分为三候:一候蝼蝈鸣,二候蚯蚓出,三候王瓜生。

 
蝼蝈鸣丨初候,蝼蝈鸣。蝼蝈,小虫,生穴土中,好夜出。

 
蚯蚓出丨二候,蚯蚓出。蚯蚓即地龙也。《历解》曰阴而屈者,乘阳而伸,见也。

 
王瓜生丨三候,王瓜生。《图经》云,王瓜处处有之,生平野田宅及墙垣,叶似栝楼乌药,圆无丫,缺有毛,如刺蔓,生五月,开黄花,花下结子,如弹丸,生青熟,赤根似葛,细而多糁,又名土瓜,一名落鵶瓜,今药中所用也。
 
秤花八十七,活到九十一

冬天不减肥,夏天徒伤悲。其实并非戏言,且有民间习俗为基础。立夏体重如何称?一般来说,就是在屋梁或大树上挂一杆大秤,双手拉住秤钩,两足悬空;小孩坐在箩筐内或四脚朝天的凳子上,箩筐或凳子吊在秤钩上。

在浙江嵊州,人们在村口或台门里挂起一杆大木秤,秤钩悬一个凳子进行称重。司秤人一面打秤花,一面讲着吉利话。称老人时说:“秤花八十七,活到九十一。”称姑娘时说:“一百零五斤,员外人家找上门。勿肯勿肯偏勿肯,状元公子有缘分。”称小孩时说:“秤花一打二十三,小官人长大会出山。七品县官勿犯难,三公九卿也好攀。”打秤花时要注意,只能里打出(从小数打到大数),不能外打里。

△2019年5月5日,浙江金华,幼儿园小朋友称体重迎立夏。

体重增加了,叫发福,体重减了,叫消肉。据说立夏之日称了体重后,就不怕夏季炎热,不会消瘦。人们希望通过称人这个举动,添福增寿。



朝廷吃冰块,民间喝冷饮


明人刘侗在《帝京景物略》中这样记载:“立夏日启冰,赐文武大臣。”可见在明代,一到立夏这天,朝廷掌管冰政的凌官就要挖出冬天窖存的冰块,切割分开,由皇帝赏赐给官员。

其实,皇帝立夏赐冰,并非起于明代。据考证,两宋时期皇帝立夏赐冰给群臣就已经成为一项惯例和习俗。而在民间,古代百姓人家立夏日虽不能得冰,却也有在这天喝冰饮的习俗。还是《帝京景物略》载云:“立夏日启冰……编氓(指老百姓)得卖买,手二铜盏叠之,其生磕,曰‘冰盏 ’。”
 

清人让廉的《春明岁时琐记》也记载:“(立夏日)市中敲铜盏卖梅汤者,与卖西瓜者铿聒远近。”


煮好囫囵蛋,孩童来斗蛋


“立夏蛋,满街甩”,斗蛋通常是小孩子们的游戏。要用熟鸡蛋,一般是用白水带壳煮的囫囵蛋(蛋壳不能破损),经冷水浸过,然后装在用彩色丝线或绒线编成的网兜里,让孩子挂在脖子上。

斗蛋的规则挺简单,说白了就是“比比谁的蛋壳硬”:大家各自手持鸡蛋,尖者为头,圆处为尾,蛋头撞蛋头,蛋尾击蛋尾,一个一个斗过去,斗破了壳的,认输,然后把蛋吃掉,而最后留下的那个斗不破的小强,被尊为“蛋王”。

 
图片|图片来源于网络 
图片|视觉流浪3©

为什么要斗蛋?民间的说法是:“立夏胸挂蛋,小人疰(zh )夏难”。进入夏天后,因感暑热之气,有些人,尤其是老幼体弱者,容易出现食欲不振、乏力倦怠、心烦气虚之类的症状,称为“疰夏”。鸡蛋作为一种简单易得的营养品,用来为预防疰夏提前“进补”,是个不错的选择。而配合孩子们的心性,将吃与玩结合在一起,那就更好了。


立夏剪野菜,尝鲜保平安

立夏时节,一部分作物收割了,所以各地都有尝新的习俗。安徽用嫩蚕豆或豌豆和鲜笋、肉煮糯米饭吃;扬州人吃樱桃、青蚕豆、蒜苗、苋菜等新上市的水果和蔬菜。

古代杭州人立夏吃“三烧、五腊、九时新”。三烧指烧饼、烧鹅、烧酒。五腊指黄鱼、腊肉、盐蛋、海狮、清明狗。九时新指樱桃、梅子、鲥鱼、蚕豆、苋菜、黄豆笋、玫瑰花、乌饭糕、莴苣笋。


上海、温州等地立夏日食用青梅。上海郊县农民把青梅、酒酿和鲜蛋叫做三鲜,“立夏尝三鲜”。无锡也流行“尝三鲜”,花样很多,具体分为地三鲜、树三鲜、水三鲜。地三鲜即蚕豆、苋菜、黄瓜;树三鲜是樱桃、枇杷、杏子;水三鲜是海狮、鲥鱼、河豚。还有的地方要吃霉豆腐,认为吃了霉豆腐就不会倒霉了。


南方七家粥,北方状元饼

七家粥是汇集了左邻右舍各家的米,再加上各色豆子及红糖,煮成一大锅粥,大家来分食。闽南则家家户户将红糟掺入面条中煮熟供全家食用。因红糟色红,为吉祥之色,又有发酵作用,以寓发达发财之意。而红糟也帮助消化,有益健康。此俗演化到后来,红糟被海虾代替,谓之“吃虾面”(夏与虾闽南语同音),海虾煮熟后变红,以此祈夏季发财、吉祥。

江西有立夏饮茶的习俗,说是不饮立夏茶,一夏苦难熬。福建有七家茶,各家带了自己新烘焙好的茶叶,混合烹煮或泡成一大壶茶,再由大家欢聚一堂共饮。
 

北方大部分地区立夏时有制作与食用面食的习俗,意在庆祝小麦丰收。立夏的面食主要有夏饼、面饼、春卷三种。夏饼又称麻饼,形状各异,有状元骑马、观音送子、猴子抱桃等。面饼有甜、咸二种。春饼用精制的薄面饼,包着炒熟的豆芽菜、韭菜、肉丝等馅料,封口处用面粉拌蛋清粘住,然后放在热油锅里炸到微黄时捞起食用。

 
图片|Alex.C ©
图片|图片来源于网络 
 

适当午睡:立夏时节,天气逐渐炎热,但早晚仍比较凉,因而早晚要适当添衣。进入立夏后,昼渐长夜渐短,此时睡眠方面也应相对“晚睡”“早起”,以接受天地的清明之气,但仍应注意睡好“子午觉”,尤其要适当午睡,以保证饱满的精神状态以及充足的体力。夏天是晨练的好时节,建议每天抽出1小时左右的时间,在室外进行锻炼,如散步、慢跑、体操、打太极拳等,锻炼到微微发汗即可。

戒怒戒躁:立夏养生还应重视的一点就是“静养”。立夏后人们易感到烦躁不安,因此要做到“戒怒戒躁”,切忌大喜大怒,要保持心情舒畅,安闲自乐。可多做静一些的文体活动,如绘画、钓鱼、书法、下棋、种花等。

增酸减苦:立夏时节,自然界的变化是阳气渐长、阴气渐弱,相对人体脏腑来说,是肝气渐弱,心气渐强。此时的饮食原则是增酸减苦,补肾助肝,调养胃气。此时饮食宜清淡,以低脂、易消化、富含纤维素食物为主,多吃蔬果、粗粮。平时可多吃鱼、鸡、瘦肉、豆类、芝麻、山楂、杨梅等,少吃动物内脏、肥肉等,少吃过咸的食物。

青梅煮酒

枇杷满林

朱樱春就

杨梅嫣红

荔枝晶莹
     
  Beginning   of   Summer        
山亭夏日
【唐 · 高骈】
绿树阴浓夏日长,
楼台倒影入池塘。
水晶帘动微风起,
满架蔷薇一院香。
 
 
客中初夏
【宋 · 司马光】
四月清和雨乍晴,
南山当户转分明。
更无柳絮因风起,
惟有葵花向日倾。

 
山中立夏用坐客韵
【宋 · 文天祥】
归来泉石国,日月共溪翁。
夏气重渊底,春光万象中。
穷吟到云黑,淡饮胜裙红。
一阵弦声好,人间解愠风。


初夏
【宋·朱淑真 】
竹摇清影罩幽窗,
两两时禽噪夕阳。
谢却海棠飞尽絮,
困人天气日初长。

插画/@中国书画诗词院

微信公众号

微信扫一扫体验

古道
客服
返回
顶部